当前位置:主页 > 股票知识 > 正文

当代美国经济的困境与逻辑剖析

12-25 股票知识

  **《当代美国经济的困境与逻辑剖析》**

  在当今的经济舞台上,美国正面临着一系列复杂而棘手的问题,其经济状况仿佛陷入了一个难以挣脱的逻辑死循环。

  从根本上来说,经济学的目标之一就是要让美国人能挣钱。然而,现实情况却让美国人颇为无奈。他们欠下了一屁股债,却还得继续借债度日,这也导致了他们与全世界急眼的局面。

  川普执政的底层逻辑简单而直接:如果霸权不能养活自己,那要霸权又有何用。而美联储调整利率的行为,实际上是在引导投资人的决策。降息意味着告诉投资人该拿着钱去投资了;加息则是示意投资人该获利了结退出了。曾经,美联储作为投资人的最高代言人,能够依据市场情况给投资人提供引导。

  可如今,问题来了。美国人缺钱,按常理似乎应该加息来收割一波财富。但尴尬的是,他们已经加息两年了,全世界的钱似乎都被割得差不多了,除了中国,他们难以找到其他可割的对象。更要命的是,美国自身还背负着高达三十六万亿的国债,2024年仅一年就又借出了两万亿,实在是没法再加息了,毕竟那边制造业还等着振兴,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呢。

  那么,能降息吗?也不太可行。看看美国的AI人工智能和半导体,泡沫已然相当严重。而且全球范围内优质的投资领域就那么一块,价格低且未来成长好,一旦降息,资金恐怕又会外流。

  美联储如今已不能完全代表投资人的利益,它与华尔街之间也时常争吵。美国挣钱和美国投资人挣钱,已经不再是一回事了。

  再看加关税这一招,按照最底层的经济学逻辑,关税是为了让本国人购买自己生产的东西,不让别人挣钱,想让自己人挣钱。于是,美国加中国的税、加欧盟的税,试图把美国市场与外界关闭。但关键是,你得能自己生产出东西来啊!可现实是,美国的成本比别人漂洋过海交完税的售价还高,按照人家货架上的价格,美国的商品根本出不了厂。这可不是单纯靠经济学就能解决的问题,从经济学原理来看,美国就该退出市场。

  要想让美国重新工业化,实现产业格局的重塑,把一个消费国变成工业生产国,谈何容易!美国人长期奉行快乐教育、躺着挣钱、超前消费的文化,已经好几代人了。他们缺乏艰苦奋斗的文化、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制度保障。

  叶伦明确表示过,一加关税就会引发通胀,普通家庭负担会上升。连川普自己都不确定加关税对美国家庭的影响。

  如今的美国,加关税这件事除了抬高物价,并不能真正让美国人挣到钱。能挣钱的方式要么是艰苦奋斗,要么就是靠明抢。不得不说,经济学在当下似乎难以拯救美国人了,没必要再用传统的经济学去分析他们的现状了。或许,中国人可以从中吸取经验,进行适当的改造和利用。

  例如,在美联储加息方面,2022年3月至2023年7月,美联储连续11次加息,累计加息幅度达525个基点。过去一年间,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5.25%至5.5%之间,为23年来最高水平。然而,这一系列加息举措并未使美国的高通胀消退,反而严重影响了民众的生活水平。

  在制造业方面,据相关数据显示,美国的工厂机器人订单不断下滑。2024年10月的数据表明,去年北美工厂机器人订单较前年下滑近1/3,今年上半年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又进一步减少。特别是汽车产业,此前大量部署机器人,但随着电动汽车在北美市场需求走弱,车企放缓了新车型的推出速度,同时也减少了生产线上的机器人采购。

  此外,美国ISM制造业数据也不容乐观。2024年9月3日发布的报告显示,美国8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(PMI)为47.2%,连续第5个月处于收缩状态,也是过去22个月中第21次收缩。

  综上所述,美国当前面临着诸多经济难题,如高通胀、高债务、制造业失速等。这些问题相互交织,使得美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。而其试图通过加息、加关税等手段来解决问题,却又陷入了新的困境。要想真正走出困境,美国或许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其经济模式和文化观念,这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。而中国则可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,结合自身实际情况,探索出适合自己的经济发展道路。

版权保护: 本文由 主页 原创,转载请保留链接: http://www.gupiao99.cn/gupiaozhishi/2489.html


博客主人今何在
股海无涯 回头是岸 有过迷惘 有过无助 但从未退缩 为方便股友 特此整理
不必谢谢 关注就好
  • 文章总数
  • 328622访问次数
  • 建站天数
  • 标签

    友情链接